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冬奥管控时期淄博市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王辉  徐勃  白雯宇  赵雪艳  王歆华  杨文  韩金保  韩斌
作者单位:1.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保定 07100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2.山东省淄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淄博 255000;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4.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保定 071002
基金项目:淄博市细颗粒物;臭氧污染协同防控综合解决方案研究项目 ( No.DQGG202119 );淄博生态环境局淄博大气复合污染综合监测网络建设项目
摘    要:为探究淄博市在北京冬奥会(以下简称"冬奥")不同管控阶段的控制措施对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2022年1月8日-3月14日淄博市在线水溶性无机离子监测数据,分析了冬奥会不同管控阶段主要污染物和PM2.5载带的水溶性离子的变化.同时,运用ISORROPIA Ⅱ热力学平衡模型分析了气溶胶液态水含量(Aerosol liquid water content,ALWC)和pH值对硝酸盐和硫酸盐形成的影响,并探讨了该地区富铵条件对硝酸盐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淄博市在冬奥管控的不同阶段PM2.5载带的水溶性离子中以硝酸盐为主,占总离子浓度的26%,且这一比例在超标天会进一步增加至33%.ALWC在管控前期的平均浓度为31.4 μg·m-3,管控中、后期则分别下降了56%和36%.其中,管控中期较低的ALWC不利于硝酸盐和硫酸盐的生成.管控前、中期的气溶胶pH值相对接近,而管控后期明显增加,3个阶段气溶胶pH值>2.5有利于颗粒态硝酸盐转化生成.淄博市在冬奥3个管控阶段皆处于富铵环境,均有利于硝酸盐的生成.冬奥时期施行的管控措施有效降低了局地排放对该地区细颗粒污染的影响.综合来看,此次管控措施有效降低了淄博市空气污染水平,可为其他类似工业城市在重大事件期间制定管控措施提供案例和支持.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