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土壤、蔬菜重金属污染空间变化规律 |
| |
作者姓名: | 郑娜 王起超 刘景双 王洋 张仲胜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1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0803021);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 (08B306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年博士基金项目(08H2101) |
| |
摘 要: | 采用Krige插值法分析葫芦岛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化规律,测定葫芦岛市土壤、蔬菜、粮食中Hg、Pb、Cd、Zn、Cu的含量,应用指数方程和幂指数方程描述重金属与污染源的关系,分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并通过对当地种植和市售蔬菜、粮食重金属的比较,研究冶炼-氯碱工业对土壤与农作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葫芦岛市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严重,Hg、Pb、Cd、Zn、Cu的平均含量分别是1.422、 443.1、 60.94、 4 084、 247.8 mg·kg-1,最大值分别达到6.092、 3 195、 341.7、 35 157、 1 557 mg·kg-1,Cd、Zn污染属于重污染,Hg、Pb、Cu属于中度污染.土壤中Hg、Pb、Cd、Zn、Cu的污染主要呈现以葫芦岛锌厂为中心,向外围辐散降低的规律,其中Hg还受到氯碱工业的影响.葫芦岛市土壤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指数方程和幂指数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Pb、Cd、Zn、Cu在土壤中随距离的变化趋势.地产农作物的重金属含量远高于市售农作物,则进一步说明了重金属对葫芦岛市土壤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影响.
|
关 键 词: | 土壤 农作物 重金属 锌冶炼 空间分布 |
收稿时间: | 2008-08-26 |
修稿时间: | 2008-12-08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