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制陶粒技术可行性分析与烧结机理研究 |
| |
作者姓名: | 王兴润 金宜英 聂永丰 李丽 王琪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12;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 |
摘 要: | 研究了污泥烧结陶粒轻骨料的建材性能,分析了污泥制陶粒轻骨料的技术可行性和存在的难题,并从烧结过程的结构形态变化和晶体相反应机理角度讨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 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 050 ℃,烧结时间为30 min时,烧结体的内部产生熔融液相导致烧结体收缩致密化,建材性能显著提高,但抗压强度仍达不到建材标准要求. 其主要原因是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烧结过程中有机物的挥发导致烧结体内部产生较大孔隙,使产品开裂. 污泥烧结体中的主要晶体相是石英、钙黄长石、钙镁磷酸盐和磷酸铝,污泥中磷的含量很高,因此,可添加高铝无机材料促进钙镁磷酸盐和磷酸铝高强晶体相的形成,提高烧结体抗压强度,经调质后利用污泥烧结陶粒轻骨料技术可行.
|
关 键 词: | 污泥 陶粒 烧结 晶体相反应 内部结构 |
收稿时间: | 2008-09-01 |
修稿时间: | 2008-09-03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