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盛夏昆明两次致灾大暴雨对比分析
引用本文:郭荣芬,鲁亚斌,李华宏.盛夏昆明两次致灾大暴雨对比分析[J].灾害学,2018,0(4):122-128.
作者姓名:郭荣芬  鲁亚斌  李华宏
作者单位:云南省气象服务中心;云南省气象台
摘    要:应用常规观测资料、FY-2D、2E卫星观测资料及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2013.07.19”和“2017.07.20”昆明两次大暴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出现在全省强降水过程大背景下,强降水时段均出现在盛夏7月的夜间,集中在北部和东部。2013年过程降水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洪峰水位较高,而2017年过程小时雨强和雷暴次数为最强,城市内涝范围和灾情影响程度较大;两次环流系统均是两高辐合、低涡切变配合暖湿气流共同作用,但2017年有明显的系统前倾,辐合更强;不稳定特征显示,高冷低暖,对流特征指数均体现为对流性不稳定,但2017年CAPE较大、高层冷平流较强,高低空强垂直切变明显,对流层高层干冷空气下侵增强了对流不稳定;滇中昆明均处在MPV 1?0、MPV 2?0的大气对称不稳定条件下强的对称不稳定区,2017年过程由于积聚了大量的较强不稳定能量,强对流天气剧烈但持续时间较短;整层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区分布基本一致,与降水区基本对应;中β尺度对流云团是两次大暴雨的直接影响中尺度系统,但2017年云团强度更强,对流性特征更明显;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表现, 2013年过程为带状混合型降水回波,持续少动,中尺度系统有暖平流、中尺度辐合区持续影响,回波顶高8~10 km,且最大回波强度46dBZ,而2017年过程为团状、涡旋状对流性降水回波,回波强度强于2013年,小时雨强较大。

关 键 词:强对流  大暴雨  灾害  成因  对比  昆明

-
-.-[J].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2018,0(4):122-128.
Author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灾害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灾害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