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高原两种针叶树种不同器官水碳氮磷分配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引用本文:陈美玲,崔君滕,邓?蕾,王凯博.黄土高原两种针叶树种不同器官水碳氮磷分配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地球环境学报,2018,9(1):54-63.
作者姓名:陈美玲  崔君滕  邓?蕾  王凯博
作者单位:1. 青岛林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青岛266061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 7121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1511,41301610);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A314021402-1716);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1506)
摘    要:植物不同器官水、碳、氮、磷等元素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能够反映植物的生态策略及其环境适应性。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两种乡土树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柴松(Pinus tabulaefirmis f.shekanensi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究区两种树种水、碳、氮和磷在不同器官的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讨了两种树种基于水、碳、氮和磷分配格局的生态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油松和柴松对水分和碳素的分配格局总体表现为根和叶最大,其次为枝和干,树皮最小;对氮、磷的分配格局则表现为叶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2)油松将更多的水和氮分配给叶、根等生产性器官,而柴松将更多的水和碳分配给枝、干等防御性器官,反映了柴松较油松具有更加保守的生长策略,能够更好适应逆境条件。(3)植物器官不同元素间通过相互耦合后可以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反映了植物元素之间具有高度复杂的协同关系,这种协同关系的体现形式可能与植物类型及其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生长适应策略密切相关。

关 键 词:油松  柴松  器官  生态化学计量  适应策略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of water,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different organs of two conifer species on the Loess Plateau
Authors:CHEN Meiling  CUI Junteng  DENG Lei  WANG Kaibo
Abstract:
Keywords:Pinus tabulaeformis  Pinus tabulaefirmis f  shekanensis  plant organs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adaptive strategie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环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环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