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海洋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培养及其脱氮特性
作者姓名:冯莉  于德爽  李津  单晓静  杨振琳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266071,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266071,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266071,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266071,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26607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258,5147822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S2015HZ007);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5LC61)
摘    要:采用ASBR厌氧氨氧化反应器,通过接种胶州湾底泥,研究了海洋厌氧氨氧菌的富集培养及其脱氮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海洋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培养可分为4个阶段:菌体自溶期(1~15 d)、迟滞期(16~152 d)、活性提高期(153~183 d)与稳定运行期(184~192 d).与淡水厌氧氨氧化相比,其迟滞期(137 d)较长,活性提高期(30 d)较短,对基质浓度与HRT的变化更敏感,且由进出水导致的菌活性延迟时间为5 h,远长于淡水厌氧氨氧化菌,因此海洋厌氧氨氧化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弱,更难富集培养.经过192 d运行,对NH_4~+-N与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98%与95.66%,三氮转化比n(NH_4~+-N)∶n(NO-2-N)∶n(NO-3-N)为1∶(1.2±0.2)∶(0.22±0.06),接近理论比(1∶1.32∶0.26),NRRNH_4~+-N升至0.080 kg·(m~3·d)-1,海洋厌氧氨氧化菌活性显著提高,这标志着海洋厌氧氨氧化菌富集成功.反应器运行过程中,污泥逐渐由黑色泥状变为砖红色颗粒状,扫描电镜观察,该砖红色颗粒为表面光滑,排列紧密、有类似火山口形状的球状菌相互黏聚而成的菌团.

关 键 词:海洋厌氧氨氧化菌  富集培养  脱氮效能  高盐废水  污泥性状
收稿时间:2016-11-21
修稿时间:2016-12-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