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湿法脱硫烟气中多形态颗粒物的测量方法及组分特征
作者姓名:石爱军  胡月琪  白志鹏  冯亚君  陈圆圆  梁云平  马召辉  韩斌
作者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北京 100048;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8,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北京 100048;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12,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北京 100048;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8,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北京 100048;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8,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北京 100048;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8,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北京 100048;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12
基金项目: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固定污染源烟气细粒子监测技术方法与规范研究"(201409014)
摘    要:为全面测量固定源湿法脱硫烟气中多形态颗粒物的排放浓度及其离子组成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级冷凝、二级过滤和一级冲击吸收的多形态烟气颗粒物的同步测量方法,外场实测了3种湿法脱硫和除尘工艺的排放水平。现场测试表明:简易湿法除尘脱硫(NaOH法)一体化装置烟气中可过滤颗粒物(FPM)浓度为(36±11)mg/m3,可逃逸颗粒物(EPM)浓度为(33±7)mg/m3;氧化镁法+布袋除尘工艺烟气中FPM浓度为(14±5)mg/m3,EPM浓度为(13±6)mg/m3;石灰石-石膏脱硫+电袋除尘工艺烟气中FPM浓度低,小于3 mg/m3,EPM浓度为(6±1)mg/m3;烟气中EPM是传统滤膜法检测FPM浓度的0.7~5.7倍,EPM的主要存在形态为冷凝液中的可溶解颗粒物(DPM),颗粒物的组分与脱硫方法密切相关,各形态颗粒物的主要组分是SO42-、SO32-、NO3-、NO2-、NH4+、Cl-、Na+、Mg2+和Ca2+等离子。

关 键 词:固定源  湿法脱硫  PM2.5  可过滤颗粒物  可逃逸颗粒物  可凝聚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收稿时间:2015-12-08
修稿时间:2016-05-25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