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菌Z1a-B的分离鉴定与调控效应研究
引用本文:司美茹,江翠翠,李桂芝,赵云峰.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菌Z1a-B的分离鉴定与调控效应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4)
作者姓名:司美茹  江翠翠  李桂芝  赵云峰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摘    要:从山东东营胜利油田附近的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效石油降解菌Z1a-B,通过菌落形态及显微镜个体形态观察对其初步鉴定到属,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了Z1a-B的石油降解性能,采用投加石油降解菌、调节土壤N、P含量和优化环境因素等措施,进行了为期60d的石油污染土壤室外自然堆制生物修复实验。结果表明,Z1a-B为链霉菌属白孢类群,其摇瓶培养的石油降解率为66.4%;Z1a-B有着很宽的烷烃降解谱;N、P最佳的添加量组合为KNO32.50g/kg、K2HPO40.35g/kg,即N/P(质量比)为5.57:1.00,此时的石油降解率达63.5%,土壤脱氢酶活性达最高值,为2.99μL/g;石油降解的最佳环境条件为:将石油质量分数为3.3%的100g土样调节pH至8.5后,装入容积为300mL的锥形瓶中灭菌,再接种孢子密度为2.7×108个/mL的菌剂5.5mL,于28℃下进行生物降解,在此条件下的石油降解率可达76.5%;土壤脱氢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可以作为检验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效果的重要指示指标之一;室外自然堆制生物修复实验中,添加菌剂、锯末、秸秆以及N、P后,石油降解率可达69.9%,总体来说,室外自然堆制生物修复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治理效果较好的石油污染土壤治理方法。

关 键 词:石油降解  筛选  生物修复  降解条件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of oil degrading strain Z1a-B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il-polluted soil bioremediation
Si Meiru,Jiang Cuicui,Li Guizhi,Zhao Yunfeng.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of oil degrading strain Z1a-B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il-polluted soil bioremediation[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 2010, 32(4)
Authors:Si Meiru  Jiang Cuicui  Li Guizhi  Zhao Yunf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