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态颜值”何以持续转化为“农民财富”?北大核心CSCDCSSCI
引用本文:杜焱强,王继应,孙雪峰.“生态颜值”何以持续转化为“农民财富”?北大核心CSCDCSSCI[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10):150-159.
作者姓名:杜焱强  王继应  孙雪峰
作者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10095;2.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210095;3.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006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绩效评价及影响机理研究”(批准号:4190126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持续发展导向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绩效定量评估”(批准号:BK20190546);江苏省重点智库课题“江苏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研究”(批准号:SZKKT2022006)。
摘    要:面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如何通过生态富民已是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的重要问题。已有学者对生态产品的概念与分类、实现途径与机制等展开大量研究,文章突破了以往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阐述,主要聚焦可持续视角,采用案例对比的分析方法探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议题——“生态颜值”何以持续转化为“农民财富”。结果表明:①乡村生态优势可以持续转化为经济优势,但其过程极为不易,且需具备一定的现实条件:稳定的制度供给、社会资本的融入、特定的区位条件以及高水平的服务质量等。②“生态颜值”与“农民财富”之间关键在于打通转化通道,即建立“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的转化机制、进而解决“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两大核心问题。③并非所有乡村都能发挥生态优势,只有小部分才能持续实现生态富民,并且诸多实践面临转化机制同质化严重、地方短期行为、利益联结机制不合理等可持续困境。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要体现差异性与适配性,其转化路径应具有自我可持续性,即资源转化的基础性、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制度供给的稳定性等。该研究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的学术积累,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乡村生态富民的“黑箱”,为审慎推动生态富民提供基于案例经验支撑的学理认知。

关 键 词: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共同富裕  可持续治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