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空间差异及其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溢出效应 |
| |
引用本文: | 刘蒙罢,张安录,熊燕飞.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空间差异及其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溢出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10):125-139.DOI:10.12062/cpre.20220103 |
| |
作者姓名: | 刘蒙罢 张安录 熊燕飞 |
| |
作者单位: | 1.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2.华中农业大学生态与环境经济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经济带耕地保护机制构建与政策体系研究”(批准号:18ZDA0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地城市流转中价值创造过程、价值捕获机制与利益共享政策研究”(批准号:71873053)。 |
| |
摘 要: |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要任务之一。文章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内涵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及核密度估计法对2003—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的空间差异性进行定量刻画,并采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对该区域的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交互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探究。研究发现:①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整体水平低下,呈现扁平的“N”演变特征,其中,下游地区在2003—2012年阶段,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始终位于整个流域前列,而 2012—2018年阶段,上游及中游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增长幅度显著高于下游地区,上、中、下游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呈现区域异质性;②2003—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在地理空间上呈现两极分化格局且区域差异呈逐渐缩小态势,上、中、下游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差异则分别呈现先扩大后缩小、先缩小后稳定及逐渐缩小的态势;③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交互效应,互促关系中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且二者在地理空间上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及空间交互影响效应,上、中、下游地区也均存在互促效应,但两者间的空间交互影响效应则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中国未来应因地制宜地推进土地“存量管理”,创新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绿色发展水平,且应进一步统筹区域内及区域间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间的互促及空间交互关系,以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交互上升。
|
关 键 词: | 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 产业结构升级 区域差异 空间交互效应 长江经济带 |
收稿时间: | 2021-06-22 |
修稿时间: | 2022-02-09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