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数字金融与碳排放:基于微观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的研究北大核心CSCDCSSCI
引用本文:王元彬,张尧,李计广.数字金融与碳排放:基于微观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的研究北大核心CSCDCSSCI[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6):1-11.
作者姓名:王元彬  张尧  李计广
作者单位: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10002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开放研究院国际经济研究院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批准号:19FJYB04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资助。
摘    要:数字金融发展新阶段,中国同时正在进行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刻变革。基于2000—2019年城市面板、工业企业等数据库匹配的多维微观数据样本,首先运用传统计量模型,结合R语言地理坐标系统和爬虫等前沿技术构建相应指标,从多个角度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如何影响碳排放。然后,运用Python机器学习模型开展数字金融对碳排放的真实非线性效应研究。实证结果显示:①数字金融对地区总体碳排放量具有显著降低作用,而且通过了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②机制检验首次验证发现,数字金融通过支持数字科技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这两大机制影响碳排放。一方面,数字金融发展的普惠性主要体现在通过助力数字科技的产业化和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地区总体碳排放。另一方面,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赋能并不在于直接的金融普惠性逻辑,而是通过深化市场整合、强化市场竞争,促进了企业的优胜劣汰,提升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能源利用和碳减排效率,降低地区总体碳排放。③机器学习模型分析首次发现,数字金融对碳排放影响的重要性与传统因素相当,此外,还揭示了其对碳排放影响的非线性趋势。上述研究有助于解释和统合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创造性”和“破坏性”的争议,即数字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减少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其影响机制较为间接,而且正面作用逐渐收敛和转向。基于此,应注重引导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和深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碳金融的数字化创新,强化数字金融反垄断监管,从而充分抓住新一代数字科技机遇,引导数字金融支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关 键 词:数字金融  碳排放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机器学习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