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工业化条件下环境治理模式的实证研究
引用本文:刘源远,孙玉涛,刘凤朝.中国工业化条件下环境治理模式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
作者姓名:刘源远  孙玉涛  刘凤朝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辽宁,大连,116023
摘    要: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工业化条件下的不同环境治理模式。首先,从分析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新特征入手;然后,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衡量工业化程度,以包含工业化这一解释变量的EKC模型为基础,利用中国2000-200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其次,讨论了工业化条件下开放度、引资能力、技术水平、环境后端治理以及各因素组合对EKC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不同因素组合作用下工业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程度的变化;最后,总结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四种环境治理模式,考虑到环境资本的不可逆性,认为长期来看引进吸收+前端治理模式对环境保护最有利,既能发挥中国的后发优势,又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关 键 词:后发国家  工业化  EKC  环境污染  环境治理模式  中国  工业化程度  化条件  环境保护  治理模式  实证研究  Industrialization  Mode  Pollution  Control  用效率  资源  后发优势  引进吸收  不可逆性  环境资本  变化  污染影响  组合作用  因素组合  考察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Mode Under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LIU Yuan-yuan,SUN Yu-tao,LIU Feng-chao.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Mode Under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J].China Pol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18(4).
Authors:LIU Yuan-yuan  SUN Yu-tao  LIU Feng-cha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