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固相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特性
引用本文:余益辉, 黄振兴, 高树梅, 赵明星, 缪恒锋, 任洪艳, 阮文权. 固相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特性[J]. 环境工程学报, 2015, 9(1): 355-361. doi: 10.12030/j.cjee.20150159
作者姓名:余益辉  黄振兴  高树梅  赵明星  缪恒锋  任洪艳  阮文权
作者单位:1.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无锡 2141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27611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18B01-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30126)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2615)
摘    要:为了研究固相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对固相餐厨垃圾进行批式厌氧发酵实验,主要考察了pH、VFA、COD以及纤维素酶活的变化情况,并运用修正Gompertz模型对其产气模型进行动力学拟合。实验结果表明,缓冲溶液的添加可明显促进厌氧发酵产甲烷。在添加缓冲溶液条件下,污泥与餐厨垃圾比例为2:1,1:1,2:3和1:2时,餐厨垃圾都能很好地进行厌氧发酵产甲烷,最大产甲烷产量分别为594.66、449.74、392.93和333.36 mL/g TS。采用修正Gompertz模型分别对2:1、1:1、2:3和1:2实验组产甲烷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产甲烷潜力分别为567.57、437.89、381.12和305.60 mL/g TS,最大产甲烷速率分别为89.38 、59.81、47.26和25.80 mL/(d·g VS)。对厌氧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CMC酶活性在提高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纤维素的降解起重要作用。

关 键 词:餐厨垃圾   厌氧发酵   纤维素酶活   Gompertz模型
收稿时间:2014-02-18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