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高校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大学生垃圾分类意愿视角
作者姓名:李苏婉  杨加猛  仇梦嫄  董战峰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7;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北京 1000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20&ZD092)。
摘    要:大学生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其垃圾分类等亲环境行为对提升整个社会的环境治理成效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知—信—行”模式,构建大学生垃圾分类意愿机理模型,对南京市在校大学生的垃圾分类意愿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影响大学生垃圾分类意愿的关键因素,通过差异性检验探讨不同类型高校在关键因素上的差异,并通过多群组分析探讨性别、设施与服务体系在意愿影响上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认知会通过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形成一个传导机制间接影响大学生垃圾分类意愿;②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显著影响大学生垃圾分类意愿,而主观规范无显著影响;③调研高校学生的垃圾分类意愿水平存在异质性,表现为高职院校>一般院校>重点高校;④性别差异显著影响垃圾分类意愿,女生更容易受到主观规范的影响,而男生更容易受到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⑤设施与服务体系先进或落后,对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据此,本文提出提升大学生群体垃圾分类意愿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培育大学生群体的亲环境行为及推进高校生活垃圾的分类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关 键 词:垃圾分类  环境认知  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多群组分析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管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