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雨水径流中微塑料的赋存迁移与控制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李运晴,谭雨青,陈垚,刘臻,吴琼.雨水径流中微塑料的赋存迁移与控制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2):215-224.
作者姓名:李运晴  谭雨青  陈垚  刘臻  吴琼
作者单位:1.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2. 重庆交通大学环境水利工程重庆市工程实验室
基金项目: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城科字2020第5-7);;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20jcyj-msxmX1000);
摘    要:微塑料(MPs)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其在雨水径流中的赋存形态与迁移特性还存在知识缺口。作者利用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2012-2022年关于雨水径流中微塑料研究成果的文献信息进行计量统计分析,围绕雨水径流中MPs的赋存特性、迁移规律和控制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城市雨水径流中MPs的赋存情况由于土地利用类型不同而呈现出形态和丰度的显著差异,但总体以纤维状MPs为主(占比45%~82%),而在道路雨水径流中则以轮胎磨损颗粒为主要类型(占比50%~90%)的颗粒状存在。MPs可随雨水径流进入周边土壤或附近水域,其中进入土壤后可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植物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进入水域则可影响水生生物生命活动,并通过食物链传播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但MPs的迁移方式受降雨强度和赋存形态显著影响。径流中的MPs可通过截污式雨水口(CBIs)、粗污染物捕集装置(GPTs)、生物滞留系统(BRS)、人工湿地(CWs)等典型雨水控制措施进行截留而去除,其中CBIs等灰色基础设施...

关 键 词:微塑料  轮胎磨损颗粒  雨水径流  环境行为  迁移路径  控制措施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