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稻香湖景酒店景观再生水生产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
作者姓名:朱竞男  王晓丹  翟振华  马文林  李荣旗  王雪莲  李艳红
作者单位:朱竞男,王晓丹,翟振华,李艳红,ZHU Jing-nan,WANG Xiao-dan,ZHAI Zhen-hua,LI Yan-hong(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48);马文林,MA Wen-lin(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0044);李荣旗,王雪莲,LI Rong-qi,WANG Xue-lian(北京科润维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49)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 
摘    要:为了解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以北京稻香湖景酒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为例,利用16SrDNA文库技术研究了不同处理阶段水体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酒店排放的生活污水中细菌类型较多,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为3.12,其中ε-变形杆菌纲在克隆文库中所占比例最高,达32%;另外还有9%~15%的克隆分别与CFB类群、γ-变形杆菌纲、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细菌高度同源;经中水站处理后,水体细菌多样性指数下降到2.41,β-变形杆菌纲的细菌占据绝对优势,比例高达73%;进一步经小型人工湿地处理后,细菌的多样性指数提高到3.38,其中放线菌门的细菌比例最高达33%,成为最优势的类群,蓝细菌的比例次之,达26%;而对照样品中蓝细菌为最主要的优势类群,比例高达38%,主要涉及的种属为蓝菌属、聚球藻属和微囊藻属,比例分别为47.1%、17.6%和8.8%,且检测到少量铜绿微囊藻,水体有轻度蓝藻水华暴发.因此,该酒店的生活污水经过逐级处理改造成景观再生水的过程中改变了细菌的优势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经过处理的水体未有蓝藻水华出现,水体状况优于对照.该研究对了解景观再生水生产过程中细菌微生态的变化、将来从生态学的角度加强蓝藻水华的控制提供有用的资料.

关 键 词:16S rDNA文库  细菌群落结构  细菌多样性  景观再生水  稻香湖景酒店
收稿时间:2009-07-08
修稿时间:2009-09-15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