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氮沉降下鼎湖山森林凋落物分解及与土壤动物的关系
引用本文:徐国良,莫江明,周国逸,薛璟花. 氮沉降下鼎湖山森林凋落物分解及与土壤动物的关系[J]. 生态环境, 2005, 14(6): 901-907
作者姓名:徐国良  莫江明  周国逸  薛璟花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广东,肇庆鼎湖,52607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广东,肇庆鼎湖,5260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283;304703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KSCX2-SW-12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21524)
摘    要:
研究了南亚热带3种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在N沉降下的分解动态及其与土壤动物群落的关系。选取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建立野外模拟N沉降样地,实施四个处理组,对照(Control)、低氮(50kg·hm-2·a-1,LowN)、中氮(100kg·hm-2·a-1,MediujmN)和高氮处理(150kg·hm-2·a-1,HighN),利用凋落物网袋法,在18个月的时间内调查分析了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其中的土壤动物密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演替阶段对凋落物的分解速度存在影响,季风林凋落物降解速度显著性快于混交林和针叶林(P<0.05);18个月后,季风林各处理地凋落物残留率为0.05、0.14、0.13和0.17,混交林为0.64、0.56和0.62,针叶林为0.66、0.63和0.62。N沉降增加对凋落物分解存在一定影响。且这种影响与植被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N沉降处理对季风林凋落物分解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这种差异随时间推移愈益明显,但在混交林和针叶林内,试验后期凋落物分解受到了N沉降处理的促进作用。在试验后期,尤其是12个月后,凋落物网袋土壤动物密度在不同林地和不同水平N处理下体现了差异化发展趋势。在季风林内,N处理地土壤动物密度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在混交林和针叶林内,低N样地动物密度显示了相比对照样地的明显优势,但在较高强度的中N处理地无论在凋落物的降解速率还是在动物密度上都与对照样地没有明显差别。文章认为,N沉降处理所产生的影响可能受环境N饱和程度的调控。文章还提出,在凋落物分解进程中,土壤动物群落具有“后期进入”特征,这对于进一步准确分析森林凋落物分解进程及土壤动物的贡献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N沉降 凋落物 土壤动物
文章编号:1672-2175(2005)06-0901-07
收稿时间:2005-11-06
修稿时间:2005-11-06

Litter decomposition under N deposition in Dinghushan fores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il fauna
XU Guo-liang,MO Jiang-ming,ZHOU Guo-yi,XUE Jing-hua. Litter decomposition under N deposition in Dinghushan fores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il fauna[J]. Ecology and Environmnet, 2005, 14(6): 901-907
Authors:XU Guo-liang  MO Jiang-ming  ZHOU Guo-yi  XUE Jing-hua
Affiliation:XU Guo-liang1,2,MO Jiang-ming1,ZHOU Guo-yi1,XUE Jing-hua1 1. Dinghushan Forest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Botan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Zhaoqing,Guangdong 526070, China 2.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39,China
Abstract:
Keywords:N deposition   litter   soil fauna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