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秋季大气PM2.5中糖类物质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
| |
作者姓名: | 史乃金 高博 郭送军 刘明 卢清 何秋生 赵伟 黄绪 张智胜 陶俊 陈来国 |
| |
作者单位: |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南宁530004;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5,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5,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南宁530004,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5,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5,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学院,太原030024,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5,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5,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5,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5,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1573123,41773130,41773127) |
| |
摘 要: | 糖类物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识别.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HPAEC-PAD)于2018年秋季对山西太原PM_(2.5)中的糖类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检测共检出8种糖类物质,包括4种糖醇(肌醇、赤藓糖醇、阿拉伯糖醇、甘露糖醇)、3种脱水糖(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和1种单糖(葡萄糖).3种脱水糖总浓度明显大于其他糖类,且与PM_(2.5)之间呈显著相关性(r=0.74、0.59、0.99),表明生物质燃烧对太原地区PM_(2.5)有明显贡献.应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5.0)进行源解析发现,太原秋季(9月)PM_(2.5)中的糖类物质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花粉和植物碎屑、真菌孢子和土壤灰尘4类.同时应用特征分子比值并结合太原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识别出太原市的生物质燃烧源主要为硬木和作物残渣的混合贡献.
|
关 键 词: | 太原 秋季 糖类物质 PM2.5 生物质燃烧 |
收稿时间: | 2019-05-21 |
修稿时间: | 2019-07-03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