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林坝拦截泥石流闭塞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
| |
作者姓名: | 杨开成 游勇 柳金峰 孙昊 刘洋 刘道川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试验室,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试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技专项(A 类)(XDA23090403)、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9YJ0005)资助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fzjzgcxb.ijournals.cn/html/fzjzgcxb/20210625/alternativeImage/e0652fe9-577d-4e6b-916b-bff74398547c-f001.jpg) 开口闭塞表现及其临界值判别是桩林泥石流拦砂坝设计中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国内外对桩林坝的相关研究还较少.通过开展桩林坝拦截泥石流试验,分析了泥石流重度、坝体排数、排间距、横向开口宽度等因素对桩林坝闭塞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桩林坝闭塞存在全闭塞、半闭塞、不闭塞三种类型.泥石流重度与桩林坝闭塞度呈正相关关系.当桩林排数从一排增加至两排时闭塞度有较大提高.排间距、开口宽度与桩林坝闭塞度成负相关关系.![](https://cache.aipub.cn/images/fzjzgcxb.ijournals.cn/html/fzjzgcxb/20210625/alternativeImage/e0652fe9-577d-4e6b-916b-bff74398547c-f002.jpg) 基于试验数据及多元回归分析提出了桩林坝闭塞度的经验计算公式.同时提出了桩林坝拦截泥石流临界综合闭塞判据F,当F≤8.1时,桩林坝表现为全闭塞类型;8.1<F<27.5时,桩林坝表现为半闭塞类型;F≥27.5时,桩林坝表现为不闭塞类型.
![](https://cache.aipub.cn/images/fzjzgcxb.ijournals.cn/html/fzjzgcxb/20210625/alternativeImage/e0652fe9-577d-4e6b-916b-bff74398547c-f003.jpg)
|
关 键 词: | 桩林坝 泥石流 闭塞表现 临界判据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