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镇化中的城市污染、失业与经济发展政策的效应
引用本文:孙淑琴.城镇化中的城市污染、失业与经济发展政策的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7).
作者姓名:孙淑琴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二元经济中的劳动力转移,环境污染及社会福利的分析”(编号:13CJJJ09);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环境污染的经济效应——基于中国东部地区的模型分析”(编号:2011GHZ21702);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人文社科青年团队项目)“自由贸易,环境保护与外经贸的可持续发展”(编号:2014IFYT14018)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化的发展受到了密切的关注。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显示出了令人瞩目的"生态问题",因此,环境保护、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发展经济学中的哈里斯-托达罗(Harris-Todaro)模型解析了城镇化中的劳动力移动等问题,该模型认为城乡劳动力移动的动因是劳动者的收入差别,其中还未考虑到环境问题,如今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深刻,尤其近两年在中国境内大面积出现雾霾天气,大气污染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为环境的恶化,使得一些人迁出大城市甚至移民国外,即所谓的"环境移民",考虑到城市污染会影响消费者的效用,从城乡效用的差别角度分析劳动力移动则是对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一个新的扩展方向。本文拟在哈里斯-托达罗模型框架内导入环境污染并考虑环境污染对劳动者的负效应,利用一般均衡分析法分析城镇化中的环境保护政策、最低工资制度和关税保护政策的经济效应,比较静态学的计算结果表明:①保护环境的政策虽然会使城市失业增加但对全民的福利增加是积极的;②利用关税保护重污染行业虽然可能减少失业但却会恶化环境,对全社会福利的提高是消极的;③提高城市最低工资水平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改善。因此本文认为,城镇化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应该以增加全民福利为目标,污染削减技术的改善和城市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是积极的绿色发展政策。

关 键 词:城镇化  环境  失业  Harris-Todaro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