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阳泉市COVID-19期间主要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及来源分布
作者姓名:任皓
作者单位: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中心(山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27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085QD183)
摘    要:2020年初,COVID-19在国内暴发,在相关管控措施下研究了区域性大气污染特征与传输之间的关系。选取山西省阳泉市的6个大气环境质量国控站点,获取了2019—2021年主要大气污染物(NO2、PM2.5和O3)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重点评估了2020年2月管控措施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并结合HYSPLIT模型模拟的48 h后向轨迹以及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法(CWT),量化了该研究时间段内阳泉市3种大气污染物的潜在源及贡献。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间段内,NO2和PM2.5平均浓度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2021年NO2浓度较2020年稍有回升,但整体水平低于2019年。O3浓度则逐年上升,推测是O3在对流层的光化学反应导致。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发现,2019年2月和2021年2月,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东部气团的输送,而2020年则主要来源于西部。NO2和PM2.5在聚类轨迹上的平均质量浓度与聚类轨迹呈正相关关系,O3则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合2月污染物平均浓度特征来看,管控措施使得2020年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而2021年主要污染物浓度的降低则归因于当地与周边地区实施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NO2和PM2.5的潜在源分布呈现逐年区域化的态势。NO2的潜在源主要是阳泉市本地、晋中市和太原市,而PM2.5的潜在源分布则呈现山西本地、山东、京津冀、河南以及陕西区域贡献的特征。O3的潜在源主要来自阳泉市本地和石家庄市的贡献,

关 键 词:NO2  PM2.5  O3  后向轨迹  聚类分析  潜在源贡献因子法  浓度权重轨迹法
收稿时间:2023-06-02
修稿时间:2023-09-28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