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上海秋冬季PM2.5污染天气形势的客观分型研究
作者姓名:许建明  常炉予  马井会  毛卓成  陈镭  曹钰
作者单位:1 上海市气象局, 上海 200030;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上海 200030;2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30,1 上海市气象局, 上海 200030;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上海 200030;2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30,1 上海市气象局, 上海 200030;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上海 200030;2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30,1 上海市气象局, 上海 200030;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上海 200030;2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30,1 上海市气象局, 上海 200030;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上海 200030;2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30,1 上海市气象局, 上海 200030;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上海 200030;2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3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SQ2016ZY01003765);上海市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QM201517)
摘    要:通过分析2013—2015年上海地面PM_(2.5)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发现11、12、1月3个月对PM_(2.5)年总浓度的贡献达到36.4%,对总污染日数的贡献达到50.4%,对PM_(2.5)环境质量的影响最显著.采用T-mode斜交旋转分解方法(PCT),对2012—2015每年11月、12月和次年1月的海平面气压场和10 m风场进行大样本客观分型研究,揭示了4种秋冬季上海PM_(2.5)易污染的天气环流类型,分别为冷锋(Cw)、高压后部弱气压场(WGh)、高压前部弱气压场(WGl和WGf).对上海而言,冷锋、高后弱气压、高前弱气压分别表现为有利于上游污染输送、本地静稳累积、以及本地积累和上游输送相叠加的天气学特征.对比2个典型污染月(2013年1月和12月)和清洁月(2014年11月和2015年11月)的逐日分型结果发现,Cw环流控制下污染输送对秋冬季上海PM_(2.5)环境质量影响显著,高前弱气压的维持是导致上海3次连续重度污染的重要原因.

关 键 词:客观分型  PM2.5重污染  PCT
收稿时间:2016-03-21
修稿时间:2016-05-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