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郑州市冬夏季污染过程中大气VOCs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活性分析
作者姓名:赖梦洁  张栋  于世杰  宋鑫帅  李晓  张瑞芹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郑州 450001;郑州大学化学学院, 郑州 450001
基金项目:郑州市PM2.5与O3协同控制监测项目(20220347A);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212403)
摘    要:为了研究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于2021年6月和12月在郑州市对两个污染过程中的VOCs进行了连续监测.结合气象条件,对比分析了VOCs冬夏季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来源贡献和活性差异.结果显示,两个污染过程φ(VOCs)分别为(27.92±12.68)×10-9和(24.30±5.93)×10-9.冬季雾-霾污染过程相较于夏季O3污染过程,VOCs体积分数变化范围更大.冬季污染过程源解析结果:工业源(27.0%)、机动车源(22.5%)、燃烧源(20.1%)、溶剂使用源(16.3%)和油气挥发源(14.1%);夏季污染过程源解析结果:机动车源(24.8%)、工业源(24.1%)、溶剂使用源(17.4%)、油气挥发源(14.2%)、燃烧源(11.2%)和植物源(8.4%).光化学烟雾产量模型结果显示,两个污染过程中夏季臭氧生成处于VOCs控制区的天数占比(66.7%)小于冬季(100.0%).二次反应活性结果显示,冬季和夏季污染过程·OH自由基反应活性(L·OH)均值分别为4.12 s-1和4.76 s-1.夏季污染过程臭氧生成潜势(OFP)均值108.36 μg·m-3,L·OH和OFP贡献率排名前10名物种夏季污染过程以烯烃为主.郑州市冬季污染过程的总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为54.38 μg·m-3,冬季污染过程SOAFP贡献率前10名物种中芳香烃占9个.

关 键 词:挥发性有机物(VOCs)  源解析  光化学烟雾产量模型  二次反应活性  郑州
收稿时间:2023-01-19
修稿时间:2023-04-21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