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微/纳塑料电化学检测及去除的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郑伟康 刘振中 项晓方 |
| |
作者单位: | 南昌大学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31;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昌 330031 |
| |
基金项目: | 南昌大学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2Y04);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YC2022-s113) |
| |
摘 要: | 微/纳塑料(M/NPs)因颗粒小、易吸附和迁移性强等特点,广泛地分散在土壤、大气与水环境中,近年来在各大水体中均有检出.M/NPs作为一类新兴污染物,其生理毒性对人类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该研究领域遇到的瓶颈在于对M/NPs的精准检测和高效去除.电化学技术因其在M/NPs的检测上表现出简携、灵敏和低成本等优势,对M/NPs的去除具有环保绿色、反应可控和效率高等优点,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以M/NPs的污染现状为出发点,对电化学技术应用于水环境中M/NPs的检测和去除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分析了M/NPs的电化学传感方法以及传感器识别M/NPs的原理和特点,讨论了电絮凝、电吸附、电氧化和电还原技术对水体中M/NPs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于电化学传感方法检测M/NPs颗粒表现出良好的表征性能,通过电化学技术(电絮凝、电吸附、电氧化和电还原),M/NPs可被高效去除.电化学技术对M/NPs检测和去除的影响因素主要与传感器装置、电极材料、材料界面调控、参数条件和反应器体系有关.研究者未来应从传感器的设计、电极材料的开发和反应过程的优化这三方面聚焦,有望实现M/NPs从实验室的检测和去除转化到实际水体当中的应用.
|
关 键 词: | 微/纳塑料(M/NPs) 电化学 检测 去除 影响因素 |
收稿时间: | 2023-03-28 |
修稿时间: | 2023-04-23 |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