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典型生态功能区臭氧生成敏感性及气象驱动力解析——以千岛湖地区为例
作者姓名:余传冠  刘旭  宋美真  蒋晓婷  刘雨姗  刘雪倩  李达  李欣怡  王子鹏  潘玉青  李鹏飞
作者单位: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淳安分局, 浙江 杭州 311799;河北农业大学理工系, 河北 沧州 0611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06030);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343702D);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项目(BJ2020032);河北农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专项(YJ201833);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Y2021024,QN2019184)
摘    要:千岛湖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属于典型生态功能区。当前,臭氧(O3)正频繁成为影响千岛湖地区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但对于与此相关的千岛湖地区O3生成敏感性,研究人员目前仍未了解清楚。利用2019—2021年TROPOMI卫星观测数据,运用O3生成敏感性指示剂方法,即甲醛对流层垂直柱浓度和二氧化氮对流层垂直柱浓度的比值(FNR),量化解析了千岛湖地区O3生成敏感区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千岛湖地区FNR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且显著高于杭州市主城区。千岛湖地区氮氧化物(NOx)控制区逐年扩张,自2019年开始,由西南向东北逐步蔓延。截至2021年,NOx控制区已基本覆盖整个千岛湖地区。千岛湖地区O3生成敏感区在夏季基本属于NOx控制区,在其他季节属于NOx控制区或协同控制区。结合气象再分析数据发现,FNR与温度呈强正相关(r=0.8),与相对湿度呈较弱正相关,与风速和云液态水含量呈较弱负相关。当温度大于7.0 ℃、风速小于6.2 m/s、云液态水含量小于5.5×10-5 g/m3、相对湿度大于57.5%时,O3生成趋向于受NOx控制。此外,与杭州市相比,千岛湖地区O3生成对气象参数变化更为敏感。研究成果对我国典型生态功能区O3污染防控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 键 词:千岛湖地区  TROPOMI  臭氧(O3)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氮氧化物(NOx)
收稿时间:2022-07-05
修稿时间:2022-09-09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