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武汉市洪山区夏季PM2.5浓度、水溶性离子与PAHs成分特征及来源分析
作者姓名:孙焰  祁士华  张莉  邢新丽  杨丹  胡天鹏  瞿程凯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广东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 湛江 52400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3065)
摘    要:2014年6月12日~7月22日,在武汉市洪山区进行PM2.5采样,分析了夏季PM2.5及其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PM2.5中多环芳烃(PAHs)浓度进行测定,探讨其污染来源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PM2.5质量浓度为36.41~220.02μg·m-3,平均值为97.38μg·m-3,超标率为59.26%,气象因素中风速对其影响较大,随着风速的增加,浓度呈降低趋势;SO2-4、NO-3、NH+4和K+是PM2.5的主要组成成分,占PM2.5质量浓度的40.67%,气溶胶偏酸性;对SO2-4、NO-3的形成过程分析发现其所受的影响因素不同,PM2.5中NH+4主要以NH4HSO4和(NH4)2SO4的形式存在.PM2.5中PAHs日均质量浓度为11.30 ng·m-3,主要是以4、5、6环为主.对PM2.5来源进行分析表明工业废气及汽车尾气的排放为主要污染源,其中燃煤及汽车尾气占83.90%,石油源占10.17%,炼焦排放占5.08%.PAHs总毒性当量浓度(TEQBa P)值为0.22~11.19ng·m-3,平均值为1.74 ng·m-3,日均超标率7.41%.

关 键 词:武汉市洪山区  PM2.5  水溶性离子  PAHs  来源
收稿时间:2016-04-02
修稿时间:2016-05-1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