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水生植物分布对沉积物间隙水磷浓度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丁帅 王圣瑞 张蕊 肖焱波 焦立新 李乐 王忠诚 尹诗诗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 北京 100012;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昆明 650500,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 北京 100012,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昆明 650500,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 北京 100012,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昆明 650500,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昆明 6505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202235) |
| |
摘 要: | 为揭示滇池水生植物分布对沉积物间隙水磷的质量浓度的影响,分别采集滇池有植物区域和无植物区域沉积物柱状样,测定间隙水和上覆水溶解性总磷(DTP)、溶解性活性磷(SRP)和溶解性有机磷(DOP)的质量浓度,分析其沉积物间隙水磷的垂向变化特征,探讨水生植物对沉积物间隙水磷形态特征的影响及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水生植物对滇池不同湖区沉积物间隙水各形态磷的质量浓度影响显著,但因分布站点不同、深度层次变化所呈现的规律也各不相同;2水生植物显著降低了沉积物间隙水DOP的贡献率,有植物区域DOP平均贡献为32.87%,无植物区域则平均贡献为57.68%;3水生植物抑制了沉积物无机磷的释放,促进了DOP的转化.有植物区域SRP沉积物-水界面扩散通量比无植物区域平均降低39.99%;4水生植物生长对沉积物间隙水各形态磷的浓度削减比较明显,尤其是DOP,削减率达到了38.02%~85.49%.因此分析水生植物对沉积物间隙水DOP贡献率及削减率,对深入理解水生植物与间隙水DOP之间的关系及沉积物有机磷的矿化降解具有重要意义.
|
关 键 词: | 水生植物 沉积物 间隙水 磷 控制效果 |
收稿时间: | 2015-11-12 |
修稿时间: | 2016-05-2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