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视角的中国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施亚岚 崔胜辉 许肃 林剑艺 黄葳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厦门,361021;2.厦门市城市代谢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2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4CB953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71273252);厦门市重点实验室项目(No.3502Z20130037)~~ |
| |
摘 要: | 基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模型构建了中国1990—2010年能源消费氮氧化物完全排放矩阵,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氮氧化物排放在部门和不同需求间的分布结构,并通过情景模拟深入探讨了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对氮氧化物排放的综合影响和拉动效应,以期探索中国氮氧化物减排的多元化途径.研究结果显示,1990—2010年中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从878万t上升到2398万t,历年来由工业部门拉动产生的氮氧化物占总量的比重高达70%左右;由最终消费拉动的氮氧化物排放比重逐年下降,资本形成和出口拉动的氮氧化物排放比重逐年上升.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则从47.0 kg ·万元-1降至6.0 kg ·万元-1,其中,能源和交通部门的排放强度最高.通过情景模拟可以看出,提高最终消费比重,扩大内需有利于氮氧化物总量减排,尤其是对工业部门的减排效果显著.实现氮氧化物总量减排目标,要求在技术进步之外,积极寻求多元减排措施,以强化减排效果,突出能源和交通等重点部门的氮氧化物防治体系建设,并通过扩大内需优化最终需求结构以促进工业部门氮氧化物减排.
|
关 键 词: | 氮氧化物 需求视角 最终需求结构 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 完全排放强度 中国 |
收稿时间: | 2013-12-30 |
修稿时间: | 2014-01-2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