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处理对旱地红壤细菌群落及玉米生产力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林婷婷 郑洁 朱国繁 栾璐 杨叶钰萍 刘佳 徐勤松 孙波 蒋瑀霁 |
| |
作者单位: |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 21002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鹰潭 33521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南昌 330200 |
| |
摘 要: | 为探明旱地红壤细菌群落特征及玉米生产力对不同有机肥处理的响应,基于自2002年设置在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的有机培肥长期定位试验,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研究不同有机肥(不施肥,M0;低量有机肥,M1;高量有机肥,M2;高量有机肥加石灰,M3)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以及玉米生产力的变化.结果发现,与M0相比,土壤pH、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含量和玉米生产力在不同有机肥(M1、M2和M3)处理下均显著增加,其中M3处理的提升效果最佳.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Shannon、Evenness、Chao1与ACE指数,重塑了细菌群落结构.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土壤性质中的pH和TP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而pH、SOM、TP和TN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土壤TP和SOM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间接影响玉米生产力.研究结果从指导我国南方红壤区农田合理施肥的角度,为农田土壤质量提高及耕地产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
关 键 词: | 旱地红壤 猪粪 细菌多样性 细菌群落结构 玉米生产力 |
收稿时间: | 2023-01-21 |
修稿时间: | 2023-02-27 |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