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连云港市冬季霾污染成因分析及应急管控效果评估
作者姓名:陈露露  陈东林  杨伟波  邵帅  凌静怡  李雪妍  王丽玮  张妍  朱腾  朱丽  张洁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环境监测监控中心;江苏省环保集团,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连云港环境监测中心
基金项目:江苏省级生态环境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2022004);江苏省环保集团科研计划项目(JSEP-TZ-2021-2002-RE)
摘    要:针对2022年1月5—14日连云港发生的细颗粒物(PM2.5)连续污染事件(PM2.5超标共计5 d),基于常规空气质量参数、气象要素、颗粒物组分参数等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污染期间PM2.5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成因,结合大气化学与天气预测模式(WRF Chem)和敏感性试验方法,定量评估了应急减排措施对连云港各区县PM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5 d超标日中有3 d为轻度污染,2 d为中度污染,全市PM2.5浓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利的气象条件(静稳、小风、高湿)、本地排放(机动车尾气、工业工艺源)和二次生成共同导致了PM2.5污染的发生。实施黄色预警管控后,ρ(PM2.5)平均值下降了4.6μg/m3,降幅为5.2%,其中东海县和灌云县ρ(PM2.5)的降幅最大,分别为6.1%和8.3%,同时污染天ρ(PM2.5)峰值平均下降了9.4μg/m3(6.0%)。通过PM2.5过程分析方法发现,应急减排导致人为排放、化学过程和背景浓度对近地面ρ(PM2.5)正贡献的减少量要显著大于垂直混合、区域输送和对流过程负贡献的增加量。

关 键 词:细颗粒物  污染成因  气象条件  大气化学与天气预测模式  应急管控  连云港
收稿时间:2023-03-27
修稿时间:2023-05-13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监控与预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监控与预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