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锰在贵州阿哈湖沉积物中的分离 |
| |
作者姓名: | 汪福顺 刘丛强 梁小兵 魏中青 李军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03013);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0,KZCX2-10-5) |
| |
摘 要: | 贵州阿哈湖 1982年扩容后 ,长期受到煤矿废水的污染 ,大量铁、锰元素随废水带入湖中 .研究发现 :主要来自酸性矿山废水的还原态溶解铁、锰离子在入湖向下游迁移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地分离 .受岩溶地区湖泊较强的酸中和能力及近年人为石灰投放的影响 ,湖泊未被酸化 ,Fe2+,Mn2+在入湖运移过程中由于氧化速率的差异 ,在不同的湖区发生沉积 ,形成了铁、锰在水平迁移上的明显分离 ;锰在深湖区上层沉积物中富集现象明显 ,并在沉积深度上与铁形成垂向上的显著分离 .经过陆源校正 ,证实铁、锰在阿哈湖的显著分离的开始是对该湖扩容事件的响应 .扩容后下游沉积物中铁含量逐渐减少 ,孔隙水中溶解铁分布特征也指示铁还原作用主要发生在沉积物下层 ,表明铁在沉积后再迁移能力较弱 .锰还原过程则发生在上层沉积物中 ,再迁移能力很强 .本研究还提出了来自煤矿废水的Fe2+、Mn2+在入湖水平运移过程中 ,铁、锰逐步分离、富集以及在沉积深度上的分离模式 .
|
关 键 词: | 阿哈湖 铁锰分离 沉积物 矿山废水 |
文章编号: | 0250-3301(2005)01-0135-06 |
收稿时间: | 2004-04-22 |
修稿时间: | 2004-06-0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PubMed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