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富硒土壤中硒的形态与水稻富硒的相关性研究 |
| |
作者姓名: | 王潇 张震 朱江 宋贺 董召荣 |
| |
作者单位: |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合肥230036;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合肥,23003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772235);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6YFD0300908-02);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0604)。 |
| |
摘 要: | 通过对青阳县富硒土壤中各形态硒的含量及种植水稻中硒的含量测定,研究青阳县富硒土壤中各形态硒的赋存分布特征,探讨水稻中硒含量及分布特点,同时对土壤中各形态的硒与水稻中硒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青阳县富硒土壤中各形态硒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强有机结合态、腐殖酸态和残渣态的硒,含量较高,占到总量的10%以上;而水溶态、离子态、铁锰态、碳酸盐态的硒含量较低,占总量比例皆低于5%;研究区水稻籽粒中硒的含量均值为0. 063 8 mg/kg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 032 mg/kg,达到了国家富硒水稻的标准;水稻对土壤中硒的富集利用与土壤中硒的形态关系密切,当地土壤中水溶态和腐殖酸态的硒与水稻中硒的含量呈显著相关,而其它形态的硒相关性不明显,说明水稻吸收利用的主要是土壤中水溶态与腐殖酸态的硒。据此可以通过施加有机生物质的生产措施,增大土壤腐殖酸态硒的含量,提高土壤中有效硒的供给含量,以有利于水稻对土壤中硒的吸收富集,提高水稻中硒的含量。
|
关 键 词: | 青阳县 富硒土壤 硒形态 水稻 相关性 |
收稿时间: | 2018-07-09 |
修稿时间: | 2018-11-27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与环境》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