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江中游典型饮用水水源中药物的时空分布及风险评价
作者姓名:武俊梅  魏琳  彭晶倩  何鹏  施鸿媛  汤冬梅  吴振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2;武汉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武汉 430015;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2;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武汉 430074;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2;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 43007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3040401);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CFB44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年人才专项(Y955040101);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项目(HKY-2020-KY14)
摘    要: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分析长江中游典型饮用水水源中药物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结合风险熵方法,评价其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80%的目标药物在饮用水水源中检出,浓度平均值在0.07~13.00 ng·L-1之间,与国内报道的其他饮用水水源相比,检出浓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不同药物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分布,一般冬季的检出水平高于夏季,上下游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与药物的季节性/区域性使用排放、流量对稀释作用的影响和温度对生物降解的影响有关.与新冠肺炎疫情前相比,长江中游典型饮用水水源中药物检出浓度较低,原因可能在于疫情防控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的使用排放,以及较高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加强水流的稀释作用.目标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对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具有中等或低风险,考虑到药物的生态风险、遗传毒性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潜在风险,建议加强水环境中药物的调查、评估、治理和管控.

关 键 词:饮用水水源  抗生素  抗炎药  季节变化  空间分布  生态风险
收稿时间:2021-09-07
修稿时间:2021-11-11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