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真菌群落对五台山亚高山草甸退化的响应 |
| |
作者姓名: | 罗正明 赫磊 刘晋仙 胡砚秋 周妍英 郑庆荣 柴宝峰 |
| |
作者单位: | 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五台山文化生态研究院,忻州 034003;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 030006;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工程总站,太原 030006;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 030006;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忻州 034003;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五台山文化生态研究院,忻州 03400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1962);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01D211457,201901D211129);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21L465) |
| |
摘 要: | 草地退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生态问题.尽管土壤微生物作为草地退化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在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提高土壤生产力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目前对草地退化引起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和植物群落的关系知之甚少.本文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五台山亚高山草甸4个不同退化阶段[未退化(ND)、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和重度退化(HD)]土壤真菌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是亚高山草甸土壤真菌的优势门. LEfSe分析显示不同退化程度草甸富集了不同的生物标志物,MD和HD富集了更多的病原真菌.与ND相比,HD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和香农指数显著降低(P<0.05).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和相似性分析(ANOSIM)结果表明,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在退化梯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冗余分析(RDA)发现土壤含水量、总氮、植物丰富度和铵态氮是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植物与真菌群落之间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具有强耦合性.本研究结果为研究亚高山草甸不同退化阶段下土壤真...
|
关 键 词: | 真菌群落 亚高山草甸退化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五台山 |
收稿时间: | 2021-09-20 |
修稿时间: | 2021-11-04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