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15~2020年洪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作者姓名:屈宁  邓建明  张祯  蔡永久  龚志军  李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杨凌 712100;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 淮安 223100
基金项目: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9005,2019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46,42171119);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小组项目(E1SL002)
摘    要:洪泽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在气候调节、防洪防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洪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了解“十年禁渔”前洪泽湖生态系统状况,于2015~2020年进行了逐月监测.研究期间,总氮(TN)年平均浓度从2017年之后呈显著下降趋势,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总体呈下降趋势,水温无明显变化趋势,水深和透明度从2015~2018年上升,之后显著下降.调查期间共鉴定有浮游植物8门102属310种,浮游植物优势门类主要包括绿藻门和硅藻门,其次为蓝藻门和甲藻门.主要优势属为栅藻(Scenedesmus)、直链藻(Aulacoseira)、隐藻(Cryptomonas)、小环藻(Cyclotella)、四角藻(Tetraedron)、微囊藻(Microcystis)和长孢藻(Dolichospermum).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方法(NMDS)表明,洪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和不同采样区域有显著差异,其变化主要是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属间再分配.NMDS分析结果显示,洪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水温、 TN、 TP、水深和透明度等因素有关...

关 键 词:浮游植物  群落演替  长期观测  人类活动  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  广义可加模型
收稿时间:2021-09-02
修稿时间:2021-11-03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