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黄河流域甘肃段面源污染估算与空间分析
作者姓名:尚婷婷  温飞  黄莉  张亚群
作者单位: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00,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 100094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JR10RA442)
摘    要:采用遥感分布式面源污染评估模型(DPeRS),对2018年黄河流域(甘肃段)面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多类型污染量产排特征解析和流域优先管控单元识别。结果表明,污染量上,2018年黄河流域(甘肃段)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化学需氧量(CODCr)的面源污染排放负荷分别为65.6,11.8,19.1和77.2 kg/km2,入河量分别为836.7,33.3,220.2和1 353.3 t;空间分布上,氮型(TN和NH3-N)排放负荷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和东部局部地区,流域大部分地区TP排放负荷均较高,CODCr面源污染排放负荷高值区分布较为零散。与排放负荷相比,黄河流域(甘肃段)面源污染入河负荷并不突出,这与该地区水资源量少有密切关系。筛选出黄河流域(甘肃段)面源污染优先控制单元15个,面积占比为85.2%,I类优控单元主要分布在庆阳市、天水市、兰州市和白银市等地区,II类优控单元主要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且TN、TP、NH3-N和CODCr面源污染优控单元识别结果的平均精度达到80%。

关 键 词:面源污染  遥感分布式面源污染评估模型  优控单元  空间分析  黄河流域甘肃段
收稿时间:2022-02-22
修稿时间:2022-03-28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监控与预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监控与预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