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汉江流域有毒鱼类区系分布特征
作者姓名:王俊  孙智薇  白舒丹  王文博  令建康  唐文家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48;咸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陕西 咸阳 712000;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8;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 青海 西宁 810000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C-YB-325,2024JC-YBQN-023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3MD744253)
摘    要:准确辨识有毒鱼类区系分布是研究有毒鱼类生态适应情况的前提。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对汉江有毒鱼类的区系组成、毒性类型、食性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汉江流域分布有58种有毒鱼类,占鱼类总物种数的46.77%。58种有毒鱼类隶属于6目10科33属,以鲤形目、鲇形目和鲈形目为主。汉江流域有毒鱼类毒性类型包括胆毒(31种)、刺毒(23种)、血清毒(2种)、卵毒(1种)和肝脏毒(1种);食性主要以肉食性和无脊椎动物食性为主,分别占有毒鱼类总物种数的37.93%和29.31%。在空间分布上,上游河段有毒鱼类物种数显著多于中下游河段。其中,大鳞黑线(Atrilinea macrolepis)、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司氏(Liobagrus styani),以及拟鲿属的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细体拟鲿(Pseudobagrus pratti)、盎堂拟鲿(Pseudobagrus ondon)、凹尾拟鲿(Pseudobagrusemarginatus)等7种有毒鱼类仅分布于汉江上游河段,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和白缘(Liobagrus marginatus)2种有毒鱼类仅分布在中游河段,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仅分布在下游及河口江段。Jaccard相似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各江段有毒鱼类的物种组成相似性较高。ANOSIM (Analysis of Similarities)检验分析结果显示,Global R=0.99(P<0.01),表明各江段有毒鱼类的毒性类型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淡水有毒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及有毒动物生态适应演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关 键 词:汉江流域  有毒鱼类  食性特征  分布格局
收稿时间:2023-04-04
修稿时间:2024-05-29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