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生代中国天山北侧的变形过程及其对山体生长的指示意义
引用本文:常?宏,涂宏志,崔建新,李乐意.新生代中国天山北侧的变形过程及其对山体生长的指示意义[J].地球环境学报,2018,9(5):455-469.
作者姓名:常?宏  涂宏志  崔建新  李乐意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 71006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20104008,41572166);中国科学院项目(QYZDY-SSW-DQC001,XDB26000000)
摘    要:活动大陆造山带大多以活跃的断裂错断及褶皱发育为特征,这些过程同时改变区域高程与地势,进而影响气候变化的进程。位于我国西北部的天山山脉南北两侧均发育有明显的三列褶皱-断裂系统。根据褶皱地层中前生长地层和生长地层均可计算区域地层的隆起高度。东天山北侧近平行分布着齐古、玛纳斯和独山子褶皱-逆冲带,根据前生长地层能够开展区域隆升过程分析和天山生长历史恢复。本文通过三列褶皱-断裂体系地层组成分析及地层变形特征测量,获得天山平均高程在中新世早期约1800米,在中新世晚期约2600米,而晚上新世与现在高度接近。结合前人对中新世以前区域高程的恢复数据,天山北侧褶皱和断裂活动是区域生长的主要构造形式,也造成了区域阶段性隆升。

关 键 词:中国天山  新生代沉积  生长地层  前生长地层  构造隆起  缩短率  逆冲断裂

Cenozoic tectonic deformations of the north Chinese Tian Sha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building of the mountain range
Authors:CHANG Hong  TU Hongzhi  CUI Jianxin  LI Leyi
Abstract:
Keywords:Chinese Tian Shan  Cenozoic deposit  growth strata  pre-growth strata  tectonic uplift  shortening rate  thrust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环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环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