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焚烧中Cd形态转化的热力学平衡模拟 |
| |
作者姓名: | 谢武明 孙水裕 刘敬勇 |
| |
作者单位: |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环境保护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污染源与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产排污系数测算”资助(WPXC2007C700) |
| |
摘 要: | 采用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结合典型污泥成分和焚烧条件预测了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Cd的转化和迁移规律。模拟计算中考虑了主量矿物质与Cl、S对Cd的形态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焚烧过程中,在低温的条件下Cd主要以固体碳酸盐形式存在,随着温度升高,碳酸盐分解为固态CdO,随后有气态Cd(OH)2、Cd和CdO生成,并且在较高温度主要以气态Cd存在。焚烧体系中,矿物质SiO2对Cd的形态转化影响大于其他矿物质,SiO2能与Cd结合生成稳定的CdSiO3,从而可有效抑制含Cd气态污染物的排放。焚烧体系中Cl较易与Cd结合形成CdCl2而导致Cd的挥发,Cl含量的增加促进了Cd在焚烧体系中的挥发。在低温阶段,Cd易与S结合形成固态硫酸盐,抑制了金属的挥发;在高温阶段,金属的形态转化基本不受S的影响,但是可以影响气态金属Cd的生成温度。根据污泥在不同焚烧温度、Cl含量、S含量条件下Cd的不同产物形态,可以对Cd的污染进行有效控制。
|
关 键 词: | 污泥 焚烧 镉 形态 热力学平衡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