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否促进了碳中和技术创新? |
| |
引用本文: | 曹翔,苏馨儿.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否促进了碳中和技术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33(7):94-104.DOI:10.12062/cpre.20221053 |
| |
作者姓名: | 曹翔 苏馨儿 |
| |
作者单位: | .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源空间错配的经济效应与碳排放效应及其纠正机制”(批准号:71963009);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成本上升对贸易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的影响评估—兼论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启示”(批准号:722RC635);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供给侧要素错配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理论、机制与实证分析”(批准号:kyqd(sk)1904);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碳市场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批准号:Qhys2022-08)。 |
| |
摘 要: | 在“双碳”目标下,中国亟须碳中和技术创新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旨在通过“看不见的手”激励经济主体自主进行技术创新的碳交易政策,究竟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如何?鲜有文献对此问题展开经验性研究。为此,基于2009—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将2013年以来在部分省份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其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政策净效应、长短期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对该政策效应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①碳交易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地区的碳中和技术创新,该结论在包括安慰剂检验和工具变量法等方法在内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②该促进作用在政策实施后的短期和长期内均显著存在,且在长期中更大。③该政策效应主要通过增加研发资本投入和增加研发人员投入两种作用机制实现,且这两种机制的促进作用在长期中更强。④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多配额配发模式、中低碳价地区以及负碳技术创新而言,该政策效应对东部地区、只采用免费配发的配额配发模式、碳价格较高地区以及非负碳技术创新更加明显。鉴于此,中国应加快培养如碳交易员和碳排放管理师等专业化人才,从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碳市场;加强对碳市场的协调管理,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加快完善中国碳交易试点配额的分配机制,适当增加配额拍卖比例;使碳价格充分体现减碳成本,更好地发挥其激励作用;在发展主流低碳技术的同时重点攻克负碳技术,推动碳中和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
|
关 键 词: | 碳交易政策 碳中和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法 |
收稿时间: | 2022-06-19 |
修稿时间: | 2022-10-28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