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太湖蓝藻水华暴发与臭氧污染的关联性 |
| |
作者姓名: | 徐圃青 王振 余益军 何涛 陈桥 李春玉 徐东炯 李璐 |
| |
作者单位: | 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1,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1,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1,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1,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1;江苏省环境保护水环境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 江苏 常州 213001,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1,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1;江苏省环境保护水环境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 江苏 常州 213001,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1 |
| |
基金项目: | 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项目(1603) |
| |
摘 要: | 夏季受东南季风、湖流等因素影响,太湖蓝藻向西北部水域集聚,该区域平均藻密度可高达1×109个/L以上,其中蓝藻集中堆积的近湖岸区域藻类密度更高,蓝藻在不同生命阶段释放的藻源性VOCs的成分谱和产生量有较大差异,其中烯烃和有机胺反应活性较强。蓝藻水华高发期太湖西岸非甲烷总烃的浓度约为常州市区的3.3倍,日变化趋势符合蓝藻代谢规律。太湖西部蓝藻水华、湖西区的非甲烷总烃浓度和臭氧污染程度时空变化规律表明:太湖西部(宜兴)是整个流域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其臭氧污染的形成与太湖蓝藻水华暴发有关联性。
|
关 键 词: | 臭氧 蓝藻水华 非甲烷总烃 太湖 |
收稿时间: | 2017-02-22 |
修稿时间: | 2017-05-0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