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强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张可 关允 罗鸿兵 陈伟 陈佳 陈强 |
| |
作者单位: | 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都江堰 611830,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哈尔滨 150090,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都江堰 611830,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都江堰 611830,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都江堰 611830,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成都 61113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318);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SZ0103,2014NZ0044) |
| |
摘 要: | 为强化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降解,将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的高效DEP降解菌Arthrobacter sp.LMS13运用到MBR反应器,考察强化系统对DEP去除效果,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q-PCR)和Illumina Mi Seq技术分别对系统运行期间邻苯二甲酸双加氧酶降解基因(phtA)数量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化系统能加快反应器启动,对进水浓度为800 mg·L-1的DEP,强化系统和未经强化系统在运行后期(61 d)对DE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和19%.q-PCR结果显示,在驯化阶段,phtA基因拷贝数上升,但当DEP浓度大于400 mg·L-1时,phtA基因数量下降;phtA基因拷贝数与DEP降解率呈正相关.Mi Seq测序结果进一步表明,高浓度DEP导致系统中群落多样性指数下降,但对强化系统多样性影响相对较小.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原活性污泥中占有较高比例的拟杆菌门(Ba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降低,ε-变形纲(ε-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在反应系统中逐渐被淘汰,而β-变形纲(β-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成为系统中的优势菌门,其中红环菌属(Rhodocyclus)、博得氏杆菌属(Bordetella)、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为优势菌属,在DEP降解系统中起着主要作用,是保证DEP生物处理效果和维持反应器稳定运行的重要菌属.
|
关 键 词: |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生物强化 phtA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q-PCR) 细菌群落结构 |
收稿时间: | 2016-05-12 |
修稿时间: | 2016-07-0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