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四湖湿地沉积物及孔隙水基本特性研究
引用本文:古小治,张雷,柏祥,范成新.南四湖湿地沉积物及孔隙水基本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2010,31(4):939-945.
作者姓名:古小治  张雷  柏祥  范成新
作者单位:古小治,张雷,GU Xiao-zhi,ZHANG Lei(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柏祥,BO Xiang(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范成新,FAN Cheng-xin(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 
摘    要:利用平衡式孔隙水采样技术Pore Water Equilibrators(Peeper)来获得沉积物的孔隙水剖面,研究了南四湖湿地芦苇、香蒲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对孔隙水营养盐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扩散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种植芦苇和香蒲,沉积含水量、孔隙度及交换态的氨氮、硝态氮含量均较无植物的对照区有明显提高.在2~5cm亚表层,芦苇区和香蒲区孔隙度分别提高了57.5%和34.6%.在沉积物-水界面附近,孔隙水中氨氮和可溶性磷酸盐浓度随剖面深度的增加呈指数关系增长,在沉积物6~8cm左右达到最大值.运用Fick第一定律对孔隙水营养盐的扩散通量进行估算,发现芦苇较香蒲更能有效地抑制孔隙水中氨氮的再次释放,从对照区的最高值3.57~4.48mg/(m2.d)降低0.90~1.24mg/(m2.d);磷酸根扩散通量3个区域的数值相差不大,在0.02~0.04mg/(m2.d)间波动;硝态氮3个区域均表现为上覆水向间隙水中扩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交换态营养盐含量与孔隙水中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控制营养盐的可交换态含量可能是防止湿地沉积物营养盐二次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 键 词:南四湖  沉积物  磷形态  孔隙水  扩散通量
收稿时间:2009/6/22 0:00:00
修稿时间:8/8/2009 12:00:00 AM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s and Pore Water in Lake Nansi Wetland
GU Xiao-zhi,ZHANG Lei,BO Xiang and FAN Cheng-xin.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s and Pore Water in Lake Nansi Wetland[J].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0,31(4):939-945.
Authors:GU Xiao-zhi  ZHANG Lei  BO Xiang and FAN Cheng-xin
Abstract:
Keywords:Lake Nansi  sediment  phosphorus specie  pore water  diffusive flux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