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TRMM降雨数据的四川省地质灾害降雨阈值分析
引用本文:沈玲玲,刘连友,杨文涛,许冲,王静璞.基于TRMM降雨数据的四川省地质灾害降雨阈值分析[J].灾害学,2015(2):220-227.
作者姓名:沈玲玲  刘连友  杨文涛  许冲  王静璞
作者单位: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K10B03)
摘    要:降雨与地震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两个主要原因,尤其在地震区,地震导致了大量的滑坡松散堆积物与不稳定斜坡,在后续降雨条件下极易产生新的地质灾害。另一方面,高精度降雨数据的缺乏一直是由降雨导致的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瓶颈。因此,该文尝试应用业内评价较好,精度较高的TRMM降雨数据来获取地质灾害发生前期降雨量。应用2000-2012年间的3h分辨率的TRMM3B42数据,结合2000-2012年间四川发生的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提取出每次地质气象灾害发生前30d,15d,3d和当天的降雨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收集来的历次地质气象灾害的临界降雨过程雨量和历时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五组数据划分为两大主成分,并进行分析;绘制四川省地质气象灾害的降雨强度—历时阈值曲线,并以汶川地震为分界点,比较分析了地震前后的阈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四川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同时受到降雨和汶川地震的影响。以灾害发生前30d,前15d,前3d有效降雨量因子组成的前期降雨这一主成分在滑坡泥石流灾害中贡献率较高,其次是以当天降雨和临界降雨过程组成的短历时降雨;通过对比地震前后的阈值曲线变化发现地震后的阈值更低,表明强地震后坡面稳定性降低,引发地质灾害的降雨条件降低。

关 键 词:TRMM降雨数据  地质灾害  降雨阈值  汶川地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