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宁夏盐池人工封育区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引用本文:郝智如,张克斌.宁夏盐池人工封育区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生态环境学报,2014(3):377-384.
作者姓名:郝智如  张克斌
摘    要:为探究宁夏盐池人工封育区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变化规律,将研究区划分为核心区(E)、边缘区(E1)、外围区(E2)3个区域,采用小样方法对各区域内的植物种名、株数、盖度、高度、生物量等进行调查,并结合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主分量分析和极点排序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盐池人工封育区以菊科和豆科为优势种,区域E 2011年共有植物9科21种,菊科和豆科占52.4%;2012年共有植物7科20种,菊科和豆科占50.0%;2013年共有植物9科22种,菊科和豆科占50.0%。区域E1 2011年共有植物8科18种,菊科和豆科占55.6%;2012年共有植物7科16种,菊科和豆科占50.0%;2013年共有植物9科16种,菊科和豆科占50.0%。区域E2 2011年共有植物6科15种,菊科和豆科占60.0%;2012年共有植物8科19种,菊科和豆科占47.4%;2013年共有植物9科17种,菊科和豆科占35.3%。区域E2物种数量较少,各区域优势种(豆科和菊科)的优势地位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逐渐减弱,草原植被群落趋于稳定。区域E2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为3个区域中最低,而优势集中性指数以E2最高。各区域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表现一致。主分量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核心区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表层土壤速效P含量、0~10 cm和20~30 cm土壤含水量,影响边缘区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表层土壤速效P、有机质含量以及0~10 cm和20~30 cm土壤含水量,而影响外围区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表层土壤速效K含量、20~30 cm土壤含水量。极点排序图表明区域E各样方间相似性较高,植被群落单一。建议盐池县的封育年限以2~3 a为周期进行轮牧,以保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