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夏季蓝藻水华成因研究 |
| |
作者姓名: | 田泽斌 刘德富 杨正健 方小凤 姚绪姣 方丽娟 |
| |
作者单位: | 1.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宜昌443002 2.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宜昌443002;湖北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3.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宜昌443002;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 |
摘 要: | 为探讨香溪河夏季蓝藻水华发生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于2010年7月19日~8月30日在蓝藻水华暴发区域开展持续监测,并对水华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华持续25d,自7月23日暴发,8月16日逐渐消退,藻密度最高达到108.03′106cells/L,优势藻种为鱼腥藻(Anabaena);自身悬浮机制、固氮机制、能够产生藻毒素抑制其他藻类生长,是鱼腥藻成为优势藻种的主要原因;充足的营养物质、显著的水体分层是水华暴发的必要条件,水华期间蓝藻对硝氮利用显著;在具备充足的营养盐的稳定水体中,水温持续升高、混合层与真光层比值的降低是诱发蓝藻水华的关键因子,并且在混合层与真光层比值为0.5时对蓝藻增殖影响最大.
|
关 键 词: | 三峡水库 香溪河库湾 蓝藻水华 混合层 |
收稿时间: | 2012-02-25;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