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BCV模型与我国规范对中美场地类别的研究?
引用本文:聂利英,帅娇娇,林浩然,王康,汪基伟.基于BCV模型与我国规范对中美场地类别的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1(2):294-303.
作者姓名:聂利英  帅娇娇  林浩然  王康  汪基伟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18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003)资助
摘    要:场地类别是重要的工程参数,由于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场地类别划分存在很大不同,但中美场地类别对应关系又有一定的交叉现象。通过对比中美规范,提出我国场地类别换算V_(S30)的核心是需要"我国规范定义的计算深度到30 m之间沿深度的土层剪切波速分布模型"。然后根据目前已有钻孔深度小于30 m的V_(S30)换算公式,选择BCV模型为需要模型,并依据我国场地类别定义及参考实际工程钻孔资料,确定模型参数取值。最后,利用BCV模型得到更广义的与我国各场地类别相应的V_(S30)以及美国场地类别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场地类别与相邻场地类别之间,其V_(S30)范围均出现严重的交叉、重叠现象。"在我国规范定义的计算深度到30 m,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岩层不参与我国场地类别定义,但参与V_(S30)计算"与"等效剪切波速小且薄的覆盖土层会对V_(S30)范围造成大的影响"的双重影响,导致我国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关于场地类别的对应关系极为薄弱。

关 键 词:场地类别  VS30  BCV  模型  剪切波速  等效剪切波速  覆盖土层

Study on the Site Classifica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odes based on the BCV Model and the Definition of Chinese Codes
Nie Liying,Shuai Jiaojiao,Lin Haoran,Wang Kang,Wang Jiwei.Study on the Site Classifica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odes based on the BCV Model and the Definition of Chinese Codes[J].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 and Mitigation Eng,2021(2):294-303.
Authors:Nie Liying  Shuai Jiaojiao  Lin Haoran  Wang Kang  Wang Jiwei
Institution:College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 ,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