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科学大数据开放共享机制研究及其对环境信息共享的启示
作者姓名:诸云强  朱琦  冯卓  曾剑峰  郭春霞  傅为华  李威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210023,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 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 北京 100029,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 北京 100029,义乌工商学院, 义乌 322000,山东理工大学, 淄博 255000
基金项目: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3FY110900),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005DKA32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381),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2YQ06002704),贵州省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项目:贵州省岩溶地下水系统功能可持续利用性研究.
摘    要:科学大数据得以充分利用和增值的前提是开放共享,而影响数据开放共享的关键问题是共享机制.本文首先分析了科学大数据的产生方式、数据类型、投资方式、管理主体和服务定位及其与共享程度的关系.进一步在分析国内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科学数据共享通用机制与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全球变化科学数据出版等实践,提出了数据汇交、数据出版、数据联盟和服务激励四种数据共享机制,并分析了每种机制中的关键问题及具体做法.最后,结合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思维,对环境保护大数据共享机制提出四点建议,即:国家统一投资建设的环境保护核心业务数据强制汇交机制,其他部委、机构环境保护相关数据联盟交换机制,企业、科学家个人数据出版等激励机制,以及社会公众数据的"众创机制".

关 键 词:科学大数据  环境保护  共享机制  数据汇交  数据出版  众创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管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