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上覆水及沉积物中微塑料赋存特征 |
| |
作者姓名: | 程昕煜 杨丽虎 宋献方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北京 101400;雄安创新研究院,雄安 0717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A0607102) |
| |
摘 要: | 为探究我国白洋淀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于2021年10月通过野外采样、实验室预处理、显微镜观察和激光红外光谱测定等方法鉴定了淀区10份上覆水及10份沉积物样品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形状、粒径和聚合物类型,并通过Stokes沉降公式研究了微塑料在上覆水-沉积物界面的沉降规律,对其污染特征及潜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淀区上覆水及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范围分别为474~19 382 n·m-3和95.3~29 542.5 n·kg-1,平均值为6 255.4 n·m-3和11 088 n·kg-1.上覆水中的微塑料主要聚合物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17.20±0.26)%],沉积物中微塑料以氯化聚乙烯[CPE,(46.11±1.30)%]为主.淀区内微塑料的沉降速度从0.079 3~111.754 7 mm·s-1不等,粒径大的颗粒沉降速度较高,易沉降并保留在沉积物中.研究区微塑料污染主要来源为洗涤废水产生的纺织纤维排放,船舶漆、船舶橡胶和建筑材料磨损等过程.
|
关 键 词: | 微塑料(MPs) 上覆水 沉积物 污染特征 白洋淀 |
收稿时间: | 2022-07-08 |
修稿时间: | 2022-10-22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