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对流层NO2柱浓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 |
作者姓名: | 刘洋洋 刘旻霞 王振乾 |
| |
作者单位: |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60114)。 |
| |
摘 要: | 基于郑州市2005—2015年的OMI遥感反演资料以及地面相关监测数据,研究了郑州市对流层NO_2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灰色关联法对郑州市NO_2柱浓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地面观测数据对比检验显示,对流层NO_2柱浓度年均值数据与近地面监测站NO_2浓度的实测年均值数据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 6和0.940 2,表明OMI数据资料可以较好地反映地面NO_2浓度的变化。郑州市的对流层NO_2柱浓度在2005—2013年间呈现波动变化且2013—2015年NO_2柱浓度显著减小的特征。季节变化上NO_2柱浓度主要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特点。郑州市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空间变化分布主要表现为由北部向南部逐渐递减的趋势,年际变化上高值区与低值区变化不够显著,中值区近年来不断扩大。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汽车保有量与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灰色关联度最低为0.571,而标准煤消耗量、工业用电量以及采暖供热量与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灰色关联度比较高,分别为0.956、0.828、0.862,即大气中工业过程及采暖期煤炭燃烧排放的NO_2占较大比例,汽车尾气排放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
|
关 键 词: | 郑州市 OMI 对流层NO2柱浓度 时空特征 灰色关联度 |
收稿时间: | 2016-05-19 |
修稿时间: | 2016-08-0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